發布日期:2012年05月08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湯媛媛 通訊員 袁斌 唐建瑛 字號:[
大][
中][
小]
本網訊 杭州市西湖區政協日前對鄉鎮(街道)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情況進行調研。調研發現,當前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食品藥品監管網絡、檢測平臺和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機構等尚未完整建立,面臨著保障、技術檢測、預警、處置能力不足等問題。
經過深入調研,西湖區政協建議構建四大體系,筑就基層食品藥品安全網。一是構建安全責任體系。按照建立“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食品藥品安全責任體系要求,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將食品特別是藥品安全工作納入鄉鎮(街道)年度公共安全目標績效考核考評體系,健全績效考核與行政問責機制。二是健全行政監督體系。在各鄉鎮(街道)設立食品藥品監管站,按5萬人以下鄉鎮(街道)2名,5萬人以上鄉鎮(街道)3名配備專職人員,負責本區域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使鄉鎮(街道)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常態化。三是建立技術支撐體系。建立統一的食品藥品安全檢測檢驗平臺,形成統一的檢測體系,以避免儀器設備的重復購置和信息不能共享、資源不能調配、發布權威性不足問題;更可避免重復抽樣和重復檢驗,檢測批次多少不均,檢測目標定向不明確,最終導致食品藥品安全市場評價缺少數據支持的問題。四是構建安全評估體系。讓鄉鎮(街道)食品藥品監管站成為落實鄉鎮(街道)對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負總責”的具體載體。同時,加強鄉鎮(街道)食品藥品監管站建設,補齊、補長食品藥品監管一直以來在鄉鎮(街道)層面表現出的專業化“短腿”,從實際工作中逐漸鍛煉出一支“拉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應急管理專業隊伍,全面提高鄉鎮(街道)的應急處置能力和水平。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