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普陀區政協“委員下沉”踐行履職初心——
“網格夜訪”解民憂
據人民政協報 夜幕低垂,海風輕拂。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的小干島上,幾盞明亮的路燈下,一排嶄新的共享電單車整齊停放。居民王先生熟練地掃碼取車,“現在出門方便多了,再也不用為等公交而發愁了?!边@一變化,源于普陀區政協創新的委員“網格夜訪”工作機制。
今年以來,普陀區政協將委員履職與基層網格治理深度融合,建立“委員下沉、問題入網、協同處置、反饋評估”的機制。200余名委員深入社區網格、走上偏遠海島,在群眾家門口傾聽民聲,切實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在小干社區夜訪時,周艷委員通過居民反映得知,浦西大橋通車后輪渡班次縮減,公交覆蓋不足,出行不方便。隨后,區政協開展座談協商,積極建言獻策。不久,當地在人員密集處設置了5處共享電單車停放點,有效破解了海島“微出行”難題。
吳友斌委員在夜訪中發現,農村直播電商面臨基礎設施薄弱、專業人才短缺等瓶頸,通過提案建言后,區政協組織召開“村播電商高質量發展”對口協商會,推動打造直播矩陣,培訓網絡主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委員夜訪機制不僅發現問題,更注重問題解決。蒲斌軍委員發現青龍山公園游步道凹凸不平、兒童設施破損等問題。通過社情民意“直通車”,建議直達主管部門。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快速響應,立即修復破損設施,建立常態化巡查機制,并將閑置玻璃房改造為多功能空間。
“問題從夜訪中來、對策從協商中來、成效從落實中來”,這一工作邏輯形成了政協助力基層治理的新模式。區政協主席夏凱慧表示:“委員網格夜訪機制讓政協履職更接地氣、更察實情、更辦實事。我們將繼續完善這一機制,使之成為委員履職的重要平臺、聯系群眾的重要紐帶、服務基層的重要渠道,為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貢獻政協力量?!?/span>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