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上午,省政協舉行第十五次”浙江政協·民生論壇”,圍繞“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協商討論、建言獻策。
據聯誼報 10月20日上午,省政協舉行第十五次“浙江政協·民生論壇”,圍繞“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協商討論、建言獻策。省政協主席喬傳秀主持會議。
會上,省政協委員張飛聯、祝一君、錢雪華、肖建中、石正華、張勤、張躍進、張蘊華、金愛武、林華、雷祥雄、沈少春、劉維屏和5位界別群眾代表先后發言。大家關注長遠建設,各抒己見,所提的意見具體、明晰、務實,論壇發言踴躍、氣氛熱烈。喬傳秀認真聽取發言,不時插話與大家一起交流討論。
省委、省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重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特別是從2003年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時作出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重大決策開始,到最近幾年實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邊三化”等,都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作為民生要事、民心工程全力推進。省政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展了一系列調研監督,全力服務助推“五水共治”,持續關注農村水環境改善,僅今年已舉辦的民生論壇,涉“水”主題的就有“加強飲用水源保護、保障城鄉居民飲用水安全”、“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運行管理”等。經過多年努力,我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明顯成效,農村水環境改善很大。委員們和群眾代表認為,農村居民對農村水環境和人居環境越來越關切,省委、省政府也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實際工作中還存在有待加強和完善的方面。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質量是關鍵。委員和界別群眾代表建議,要因地制宜,科學設計、科學規劃,施工進度要服從質量;建章立制、狠抓施工監管,建立健全監管體系,完善對監理單位的巡查制度、責任追究制度,防止監理不到位、形同虛設;執行標準,把好建筑材料質量關,防止以劣充好或偷工減料;落實工程建設責任主體,加強各部門的協調配合;加強監督考核,調動各級干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現有成熟技術標準化、規范化,加大新技術的應用、推廣力度。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后期運營維護關系到治理的長期效果。委員和界別群眾代表建議,要立足長遠,將后期運營維護納入規范化、常態化管理軌道;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入專業第三方運營管理,確保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和長效;拓寬資金籌措渠道,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方式,統籌運營維護資金;加強技術指導和人才培養,增強基層組織的治污能力。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群眾“站著看”的現象有待改變。委員和界別群眾代表建議,要善于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載體和形式進行宣傳引導,增強宣傳的針對性、有效性;用農村治污的成效贏得群眾支持,用群眾先進典型的宣傳來增進群眾的主動參與意識;創新工作機制,形成共建共享合力。
委員和界別群眾代表還提出,現在治理工作已經過半,更要在長效治理上下功夫,把農村污水治理規劃與新農村規劃結合起來、與法治建設結合起來、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在生態化、長效化、科學化方面探索出浙江模式。
副省長黃旭明到會聽取意見并講話。省委副秘書長、省農辦主任章文彪,省治水辦副主任施彩華,省財政廳副廳長王廣兵,省建設廳副廳長沈敏,省農業廳副廳長劉嬪珺等與委員、界別群眾代表作互動交流回應。
省政協副主席陳加元、王建滿、陳艷華、湯黎路和秘書長陳榮高出席會議。29位省政協委員和8位群眾代表報名參加。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