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同心苑 定海區馬岙街道自2020年入選第四批省級旅游風情小鎮創建名單以來,以深厚的農耕文化底蘊為依托,特色產業為核心內容,充分展示詩意的山水田園風光,深入挖掘稻作文化、山水文化等人文資源,以其“海上文物之鄉”的獨特優勢,建設打造獨具魅力的省級特色風情小鎮。但在取得良好成績的同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問題越來越成為影響小鎮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
為此,定海區政協聚焦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開展“民生議事堂”活動,馬岙街道政協委員工作室成員和相關部門單位負責人、企業家代表、群眾代表等走進馬岙街道民生協商小院,協商建言助力提升馬岙全域環境風貌,走好共富路。
“從定海鴨東線一路向西,你會看到“中國海島第一村”的牌坊,這是馬岙街道的北部門戶,眼前的這一片就是觀光農業帶……”與會人員在區政協委員、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張翼介紹下,深入小鎮走訪調研,詳細了解情況。
馬岙街道政協委員工作室成員林燕建議,妥善落實一個長期性的垃圾堆放處理點,選址在考慮環保的同時還應考慮村鎮建設總體規劃。對此,工作室成員、中欣建設經理王漢軍補充道:“要科學選址垃圾建設用房并且做好公示工作,強化前期分類規范,堅決杜絕形式主義、保證分類清運。”工作室成員、浙江格池園藝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徐訓軍也馬上提出,將廚余垃圾、園林垃圾等放入堆肥箱,供村民種花種菜,還可以建立垃圾分類消息網。
舟山市世紀太平洋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海軍建議,從教育入手,將垃圾分類相關知識納入各社區、各行業協會日常教育環節;從基層入手,各社區、各行業協會以網格化形式向公民宣傳垃圾分類相關知識。
“優化各個居民點的垃圾投放點,采用更直觀的標示方便居民做好分類”“街道可適當扶持或引導相關企業從事垃圾分類處理行業”“對建筑垃圾進行分類,提高垃圾利用效率”……協商現場,大家開啟頭腦風暴,共同為馬岙做好生活垃圾治理出實招、獻良策。
針對大家提出的意見建議,張翼表示,街道今后將針對不同人群對象,進行不同層次的垃圾分類知識培訓和體驗活動,通過培訓進單位、進學校、進社區、進公共場所等,提高垃圾分類知曉率和參與率,使居民明確“垃圾分類,回收的是資源,丟棄的是垃圾”,促進整個社會形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有關部門負責人也結合各自工作,一一作出回應。
區政協相關負責人表示,區政協將匯總相關問題和對策建議,落實好協商成果,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著力破解生活垃圾治理“城鄉兩重天”難題,為定海奮力爭創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港城標桿貢獻政協力量。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