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同心苑 黃村水庫飲用水源是麗水中心城區的“大水缸”,承擔著市區飲用水主要保供任務。為了守護市民飲水安全與健康,沿線的縉云縣方溪鄉、石筧鄉,蓮都區黃村鄉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近日,在方溪鄉綠道邊、長廊下,一場題為“護好核心水源地,探索生態致富路”的“民生議事堂”活動如火如荼開展。來自縉云縣、蓮都區的政協委員與村民代表、相關部門負責人圍坐廊檐下,共同為保護一方清水建言獻策。
近三年,黃村水庫水源地總體水質持續保持Ⅰ類,這離不開縉云縣、蓮都區的積極努力。兩地全力打贏碧水保衛戰,扎實推進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規范化建設,出臺《縉云縣黃村飲用水水源地聯動保護監管工作機制》《蓮都區飲用水水源地巡查制度(試行)》等;每月兩次對水源地進行常態化巡查,定期開展跨區域聯合執法專項行動和風險隱患排查專項行動;針對排查發現的問題隱患,實行“表格式、清單化、銷號制”整改措施,“一體化”推進保護工作。
在生態保護的高要求下,庫區范圍內的群眾實現共同富裕增加了難度。縉云縣方溪鄉、石筧鄉,蓮都區黃村鄉相對地處偏遠,如何讓沿線群眾享受“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福利,既保護好核心水源地,又探索一條生態致富的新路,是當下兩地三鄉共同面臨的難題。
聚焦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縉云縣、蓮都區兩地政協多次組織政協委員實地調研,收集群眾意見建議。會前,與會人員實地考察黃村水庫、黃村鄉匯村污水處理設施項目,詳細了解兩地三鄉關于水源地保護工作開展情況及難點痛點。
“黃村水源地保護不是一個鄉、一個縣(區)的事,沿線幾個鄉鎮要齊心協力、共同推進。”方溪鄉黨委書記李周杰開門見山。
委員們看著沿線清澈見底的水,紛紛點贊保護成果。“我們一定要全力落實好水源地保護監管相關工作機制,護好‘水缸子’,讓‘放心水’流入千萬家。”縉云縣政協委員、麗水市生態環境局縉云分局副局長洪光強說。
“要圍繞施工污染源、農村污染源、農業面源污染等重點,持續推進污水處理設置改造提升等項目,對水源保護進行更高質量保護。”縉云縣政協農資環委副主任尹玲說。
蓮都區政協委員王智勇認為,可以排摸適合水源保護地種植的中藥材,并進行培育。同時,加強部門對接,將優質水源作為麗水山泉的補充用水,拓寬銷售。
蓮都區政協副主席翁偉標建議,兩地三鄉要進一步推進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優勢互補,為兩地水源保護和生態共富注入新活力。
縉云縣政協副主席柯建偉表示,同飲一溪清水,共護生命之源。這次跨區域協商,是一次全新的嘗試,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通過水源保護,讓稻田產出更優質大米,因地制宜走出一條生態共富路。”
“打好水質優這一生態牌,帶動養殖體驗、農耕文化、研學旅游等產業發展,豐富旅游業態,切實推進兩地三鄉共同富裕。”
“要運用科技手段,注重數據分析,根據水質監測結果,聚焦重點區域,精準聯防聯控,實現靶向管控。”……
大家坐在長廊下,就合作機制、生態價值轉換、生態產業發展助推群眾致富等進行熱烈探討,金點子越聊越多。
根據此次協商活動達成的共識,三個鄉將充分運用協商成果,進一步圍繞黨建聯建、產業共興、鄉村共富、美麗共創等內容,開展多領域、深層次合作,全方位深化推進各領域共建共享共富活動。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