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堅持”指引下的人民政協:屬性、定位、立場與使命
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十個堅持”高度概括了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主要內容,強調指出,“十個堅持”是新時代新征程做好人民政協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深入理解把握“十個堅持”,既需要條分縷析、鞭辟入里,逐個進行研究和考察;更需要整體貫通、體系思考,領悟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及背后的道理學理哲理。“十個堅持”整體上標示出人民政協的政治屬性,體現著人民政協的性質定位,彰顯了人民政協的人民立場,構建起人民政協的時代使命,在理論和實踐上指引著人民政協發展進步的正確方向。
從“十個堅持”中深刻理解把握人民政協的政治屬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政協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人民政協制度和人民政協組織的鮮明政治屬性。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戰線理論、政黨理論、民主政治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偉大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進行的偉大創造,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礎、理論基礎、實踐基礎,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顯著政治優勢,是科學、有效、管用的制度安排,在人類政治制度發展史上具有獨特政治價值?!笆畟€堅持”條條包含政治意蘊、體現政治考量、彰顯政治要求,從戰略全局上塑造和確立了人民政協鮮明的政治屬性。我們要深刻把握人民政協的這一鮮明特質,以更強的政治自覺、更高的政治站位,將人民政協政治屬性貫穿于履職各方面全過程。要把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作為貫徹政治屬性的根本要求,針對人民政協聯系廣泛、思想活躍、觀念多元的實際,政協黨組切實發揮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教育引導廣大委員緊跟共產黨、一步不掉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要把強化創新理論武裝作為夯實人民政協政治屬性的基礎工程,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統攬政協工作的總綱,深刻把握其科學體系、核心要義、實踐要求,領會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確保思想永遠在線不偏航,把牢建言資政正確方向。要把嚴守黨的紀律規矩作為強化人民政協政治屬性的重要保障,堅持用嚴的標準管黨治黨,深化機關黨建和委員黨建雙線并進,教育引導廣大委員珍視政治榮譽、樹立良好形象,爭當政治生態和社會風氣的引領者、示范者,共同營造和維護既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協商氛圍。
從“十個堅持”中深刻理解把握人民政協的性質定位。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65周年、70周年、75周年大會上,都對堅持人民政協性質定位問題作出強調,表明這個問題的極端重要性。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人民政協性質定位事關人民政協事業的方向和使命,“十個堅持”作為黨領導人民政協事業寶貴經驗的集中總結,為如何正確、有效地踐行人民政協的性質定位提供了全方位保障。我們要把準確把握人民政協性質定位作為履職的前提和基礎,深刻理解人民政協“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重大問題。要在認清人民政協任務作用中把握性質定位,從黨和國家治理體系、制度安排全局中去找尋,從人民政協要成為“黨對各項工作領導的重要陣地”“團結教育引導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臺”“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識的重要渠道”要求中去找尋,主動將人民政協工作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偉大實踐,切實做到履職到位、增添動力。要在夯實統一戰線根基中把握性質定位,充分認清統一戰線組織在性質定位上的基礎性、本源性特征,加強對統一戰線歷史脈絡、時代使命和實踐要求的學習研究,弄明白“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怎么去”等重大問題,不斷提升做統一戰線工作的能力水平,更好發揮統一戰線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法寶作用。要在做實協商民主工作中把握性質定位,充分認清發揮好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是人民政協性質定位“時代答卷”,不斷提高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水平,使專門協商機構特色鮮明、工作出彩、成效顯著,切實把人民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從“十個堅持”中深刻理解把握人民政協的人民立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組織和民主形式,是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具有顯著政治優勢?!笆畟€堅持”彰顯著人民政協為人民的價值取向,系統闡釋了人民政協“為了誰、依靠誰、怎么做”的問題,將“人民立場”這一抽象的政治原則,具體化為可操作、可檢驗的行動遵循。我們要深刻把握“十個堅持”所貫穿的人民至上理念,發揮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獨特優勢,在人民政協工作中更好地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要聚焦民生關切,始終把群眾的急難愁盼作為履職風向標,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優先位置,把人民滿意放在心上,使每一項調研、每一件提案、每一次協商都厚植為民情懷,推動政協協商既有政治高度、制度剛性,更有人間煙火和服務群眾的溫度。要匯聚民心民力,不斷豐富協商形式、搭建協商平臺、完善協商機制,組織政協委員深入田間地頭、工廠車間、社區網格,敏銳感知社會動態,廣泛傾聽不同界別、不同階層的聲音,把履職觸角延伸到改革發展的第一線、基層治理的最前沿,既關注多數群體的呼聲,又及時捕捉“微弱信號”,努力讓各界訴求充分表達、各方智慧廣泛凝聚,有效拓展議政建言的廣度深度。要著眼政策落實,發揮好政協協商式監督的獨特優勢,敢于瞄準堵點、直擊難點,以切中要害的真知灼見和以理服人的方式方法,在解決問題和改進工作中增進團結、凝聚共識,讓政協民主監督真正成為造福于民的制度安排。
從“十個堅持”中深刻理解把握人民政協的時代使命。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希望人民政協發揚優良傳統,牢記政治責任”“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笆畟€堅持”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科學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人民政協、怎樣建設人民政協的重大問題,實際構建了新時代人民政協履行時代使命的“路線圖”與“施工圖”。我們要深刻理解人民政協的時代使命是“十個堅持”在新時代的具體化、實踐化和目標化,深刻把握“十個堅持”所蘊含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自覺肩負起新時代賦予人民政協的職責使命。要當好凝心聚力的“黏合劑”,充分發揮人民政協聯系廣泛、包容性強的優勢,多做求同存異、聚同化異的工作,多說暖人心、聚民心的話,多辦增進共識、匯聚合力的事;廣東毗鄰港澳、華僑眾多,要以僑為“橋”,密切同愛國愛港愛澳政團社團、各界代表人士的團結聯誼。要當好建言資政“智囊團”,著眼“建言不在多、而在精,不求說得全、而求說得透”,多提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大主意”“大建議”,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堅實支撐;多提能夠以小見大、撬動大變化的好建議,通過一條建議優化一項流程,通過一個舉措方便一方群眾,讓建言成果更可見,群眾更可感可及。要當好自身建設“創新者”,著力推進工作機制創新,完善協商議事規則,建立更加規范的調研機制、更加高效的提案辦理機制、更加科學的委員履職評價機制;大力推進工作品牌創新,積極打造具有廣東特色、彰顯政協優勢的工作品牌,不斷提升人民政協工作的辨識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