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宜旦 浙江省政協委員、青年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提高青年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
據錢江晚報
青年最關心就業機會和房價
新時代為浙江青年成長成才提供了更優越的發展環境、更廣闊的成長空間、更多彩的人生際遇。尤其是新產業、新業態的快速興起,催生了電競選手、網絡作家等新職業,集聚了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等靈活就業青年,涌現了擁有多重身份和職業、多種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斜杠青年”。
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深刻變化,浙江青年群體的需求層次不斷提高,不少青年面臨“成長的煩惱”“選擇的苦惱”,如高質量穩定就業的預期與靈活就業的現實選擇并存,受教育年限延長與婚育意愿低迷疊加帶來初婚初育雙延遲等,青年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存在。
今年,浙江團省委面向近千名青年做了一份調查問卷。其中有近四成是外地在浙江求學、工作的年輕人。調查發現,71.7%的青年最為重視就業機會,63.1%的青年考慮房價房租,56.5%的青年關注教育資源是否均衡充分,還有近四成的青年認為能夠參與社會治理,會讓他們更有獲得感。
浙江跨界合力解決青年的“成長煩惱”
蔡宜旦教授介紹,浙江省是青年人口引進大省和主要流入地,青年的總體學歷處在攀升狀態。201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出臺浙江省首個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在全國率先提出“打造青年發展型省份”目標。“隨著戶籍限制減弱,房價、教育資源等問題,納入年輕人是否會留在一個城市的重要考量。”蔡宜旦表示,青年始終是推進“高質量發展”“兩個先行”的先鋒力量,提高青年在浙江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至關重要。
近年來,浙江跨界協同合力解決青年“成長的煩惱”。目前,全省11個設區市100%出臺規劃,并提出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目標,55個縣(市、區)出臺規劃,44個縣(市、區)提出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目標,青年優先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同時,聚力解決青年創新創業、婚戀交友、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操心事、煩心事;率先成立省級青年發展新型智庫,推動建立浙江青年發展統計調查制度,啟動編制浙江青年發展指數。
“浙江對青年發展更友好、更關愛,青年對浙江發展更擔當、更有為。”團省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浙江圍繞構建青年高質量就業創業體系等方面積極破題,通過加強部門間協同凝聚力量,讓更多年輕人在浙江施展抱負,成就夢想。
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需要城市和青年的雙向奔赴。在各類青年政策的推出和產業平臺的搭建下,浙江青年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和創業創新。短短數年間,農創客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成為帶動鄉村振興的“生力軍”。之江實驗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團隊,35歲以下成員占比近九成,勇闖國內智能超算領域“無人區”,斬獲超算應用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戈登貝爾獎。在浙江奮力推進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現代化先行的進程中,浙江青年正成為推進“兩個先行”的生力軍和突擊隊。“青年者更是勇敢者”。希望當代青年能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大好時代,勇往直前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