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4年01月19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 字號:[
大][
中][
小]
未來5到10年,是互聯網、物聯網與社會、產業高度融合的時期。如何抓住產業浪潮創造的機遇,走出一條“網上浙江”道路,實現“網上強省”的新跨越,是時代擺在我省面前的一道嶄新命題。為此建議:
進一步健全電子商務要素支撐,奠定我省電子商務優勢地位。加快推進“電商換市”工程,打造線上、線下兩個市場強省。及早籌劃,積極爭取國家級電子商務發展試驗區落地。加快制定電子商務行業法規,推動《浙江省電子商務促進條例》盡早出臺。增加省級電子商務發展專項基金額度,對重大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電子商務孵化等予以重點扶持。積極培養電商梯隊,做大做強電商龍頭企業,加強對全省電子商務發展的規劃、指導和服務,鼓勵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參與電子商務行業標準、服務規范、貿易規則的制定和修訂,擴大國際話語權。鼓勵企業引進電子商務領域高端人才,支持阿里學院與有關高校的合作共建,培育實用型、創新型電商人才。
進一步提高電子政務服務能力,改善平臺整合利用水平。加快推動電子政務網絡、平臺、數據和制度的“四合一”,消除部門間的“信息孤島”。推動各級政府、各部門網上“開門辦公”,增加電子政務平臺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實現電子政務平臺與公眾、企業的雙向互動,增強政府采集信息的真實性、時效性,推動政府部門科學決策。加強關鍵性安全技術產品的自主研發,重視引進信息技術及新產品的安全管理。建立應急支援中心,完善數據災難備份基礎設施。
進一步推動“智慧城市”應用開發,加強服務與產業拉動能力。要繼續加快我省“智慧城市”發展規劃的頂層設計,利用好省財政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支持“智慧城市”實施方案的編制、服務外包、項目建設、績效評估。建立健全“智慧城市”試點項目的進入退出機制。把智能軟件的研發和產業化作為我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方向。扶持并推動“智慧交通”、網絡司法拍賣、網上技術市場等全國領先的交互平臺成為產業標桿。大力開展智慧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形成產業發展高水平、社會運行高效率、居民生活高品質的智慧城市模式。
進一步增強網絡文明示范引領,助力提升浙江發展軟實力。探索建立實名信用制度和失信違法違規追究制度,建立網絡道德規范,營造健康、文明、誠信的網絡文化環境,形成和推出具有浙江特色的網絡文化產品及創意衍生品,提升浙江文化軟實力。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