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3年08月23日 來源:聯誼報 作者: 字號:[
大][
中][
小]
海外專業技術團體、學術團體等與國內海外校友會、學術團體等的聯誼與交流,良性互動,形成了政府部門之外的重要交流、合作平臺,成為海外科技人才與國內保持密切聯系的重要形式,作用切不可小覷。
三大因素掣肘海外引智引才工作
一些華人科技人才認為,在與國內同行間的交流中不僅能感受到國內科技的飛速發展,而且學術上的收獲和啟示也越來越多,增強了他們對國內科技發展前景的信心及回國意愿。
但是,民間團體引智面臨缺乏重視、支持不夠等問題。一是對海外華人科技人才交流、聯誼網絡的支持力度不夠。海外華人科技人才學歷層次和職業層次較高,流動性非常強,所形成的海外專業技術社團與傳統僑團相比在性質上不同,在組織形式上也發生了深刻變化。但是,國內一些部門和社會團體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變化的重要意義,未能及時轉變工作方式方法,而是沿襲了以往形成的規模化集體工作模式進行聯誼并試圖強化,因而工作針對性不強,難以真正凝聚廣大的海外華人科技人才。二是過于強調政府作用,忽視校友會等國內民間團體的特殊動能。我國很多高校成立了海外校友會,通過學術交流、校友聯誼、母校校慶、重大事件捐贈、表彰獎勵等形式,與海外校友進行聯絡。但從當前的高校管理工作來看,海外校友會在海外引智中傳遞信息、增進了解、促進聯系的功能和角色仍未得到足夠重視。三是各類學會在對外交流中凝聚和吸引海外華人科技人才的功能未能引起足夠關注。總體來看,邀請對象的針對性、受邀代表的層次性、學會活動的財政支持力度等均未引起有關部門足夠的重視,很多高端層面的對外學術交流僅限于純粹的學術性質,沒有發揮吸引海外華人科技人才的作用。
四管齊下推進民間團體海外“引鳳”
為充分發揮民間團體在引進海外華人科技人才中的特殊作用,建議如下:
加強對海外人才專業社團的資源整合力度,形成民間交流的常態工作機制。針對全球各地涌現的一大批海外華人專業社團靈活性強、專業性強,但組織松散甚至沒有較為規范的日常管理的特點,可借鑒印度將海外科技社團與國內相關社團進行結對的做法,進行資源整合,促進社團層面的民間交流,擴大相互交流的接觸面,增強交流的針對性。
拓展海外科技人才的政策信息獲取途徑和引智渠道。由科協、僑聯等部門牽頭,緊緊圍繞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和科技發展的高端前沿領域,每年選擇一些重點學科領域,優先資助相關學會,加大海外科技人才的信息搜集、交流合作、聯誼交往力度,拓展海外華人科技人才獲取國內人才需求信息和政策信息的途徑,為引智工作提供更為準確的人才信息,擴大引智渠道。
充分發揮學術團體在人才需求信息發布中的專業特長和獨特作用。要充分認識到中國作為新興市場的不足之處和中國崛起之路的特殊性以及潛在的圍堵風險,不要過度地將海外人才引進宣傳為國家(政府)行為,降低媒體對“抄底人才”問題的肆意炒作,并防止引起本土人才對今后從業壓力的擔憂。在政府部門的大力引導下,通過學術團體直接的學術交流,深入了解海外科技人才的產際成就及潛力等,為相關部門采集信息,作為海外科技人才需求信息發布的重要依據;同時由用人單位直接出面,與海外科技人才進行面對面的雙向選擇,實現學術團體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分工合作。
全面加強對高等院校海外校友會、專業學會等聯誼平臺的支持與資助。借助于學術交流、短期講學、聯合設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動站和短期研修班等形式,充分發揮各種專業技術社團,尤其是高校校友會的橋梁與紐帶作用。同時,適度加大對上述學術機構或專業團體的資助力度,使其逐步承擔起海外引智功能,成為我國引進海外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參與者。
用戶登錄